記得Link說過

專題的目的就是要鍛鍊我們

自學新的程式語言

到了這一週才比較有感覺

不管是前端的畫面元件

或是後端的方法呼叫順序

API怎麼接、圖表怎麼畫

這些都必須要自己學會看網路上的資料

不再有老師一步一步帶著做

算是培養工程師最基本的能力

我們的ETF小秘書

核心架構就是先串上CMoney公司的API

得到各支ETF的數據之後

再分門別類秀出來

這也是寫程式以來

我們第一次碰到多執行緒

程式常常會意外崩潰

可是追蹤又很困難

所以禮拜二晚上書聿助教來解惑時

我們就請他看Code

不看還好,一看不得了

他整個要心臟病發作了

說我們的程式碼架構很差

濫用Static

重複的程式碼太多

物件導向的概念忘光光

他打個比方

如果整支程式是大隊接力

那我們寫得Code就像是是選手倒著跑

因為都是從子類別直接呼叫Static變數

再加上重複的程式碼太多

同樣的東西要改很多次

他就算要幫我們修正也是很耗時

所以建議整個砍掉重寫

星期五Jason助教來時

又講了一模一樣的話

「你們的Code真的很怪…」

回頭認真想了一下

當初就是抱持著「先會動就好」的想法

沒有思考清楚就開始寫

才會有這種結果

所以就痛定思痛

把Static 參數拿掉

乖乖寫get set

研究Android的參數如何傳遞

該用intent、bundle或是序列化的方式來傳值

然後重複的程式碼砍一砍

節省之後的維護成本

另外由於快要結業了

我們找了上一屆的學員韋筑

跟我們分享進入職場前的準備

第一個訝異的點是

他們上一屆的期末專題

大部分都有用框架來寫

就跟業界一樣

但是我們卻連框架是什麼都不知道

不過她說我們可能來不及研究了

所以沒有用到框架就算了

第二個驚訝的點是

原來我們大部分都是在寫前端

因為後端在做的事情

就是寫API給前端用

所以我們使用公司的API

就等於只有刻前端的手機畫面

原本我以為前端是指Html,CSS和JS

看來是大錯特錯了

她還說如果之後想要進入後端工作

就必須要熟悉git的Command line指令

以及簡單的Linux系統指令

因為server大部分是Linux系統

學期即將快結束

才發現對於後端的知識了解這麼少

其實心裡滿慌張的

不過晚知道總比不知道好

而且在學習後端之前

還是先把我的物件導向找回來

QQ